
近日,一則“新能源車主凌晨4點搶充電樁”新聞被頂上微博熱搜。

“充電慢”、“耗電快”、“安全隱患增加”,新能源車主“過冬難”
隨著各地氣溫降低,特別是在北方地區,新能源車主的“冬季焦慮”又再度出現。續航里程縮水、電池充不滿電、不敢開暖氣……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很多車主。
動力電池在低溫環境下活性下降,電池容量受到影響,因此導致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大幅衰減,只能增加充電頻次。很多車主在談到新能源汽車的冬季續航問題時,都表示十分無奈。
“原本一天一充的車,到冬季要變為一天兩充,平時 7 點鐘出門上班,5 點鐘就得出門找充電樁,排隊一個小時,充電一個小時”,有新能源車主表示。
據央視財經報道,在充電基礎設施相對較為完善的北京地區,甚至有新能源車主凌晨四點起床搶公共電樁給新能源汽車充電。
不僅是“充電慢”、“耗電快”,“安全性能低”也是新能源車輛面臨的一大問題。
資料顯示,傳統動力電池充電的環境溫度為0°C-45°C,在寒冷的冬季想要實現穩定充電,需要配備“動力電池加熱系統”,將動力電池升溫至零度以上,該系統又為新能源車輛帶來額外的安全隱患。
有案例顯示,2020年冬季哈爾濱一輛純電動客車在露天車庫充電過程中起火。當地消防救援大隊出具的《火災事故認定書》認定,起火原因系車輛在充電過程中,動力電池加熱系統異常,電池包內溫度持續升高,導致車輛起火燃燒。
不僅如此,新能源車自燃事故也層出不窮,大部分都與動力電池充電時的不穩定性有關。
話已至此,那么是否有不懼低溫、快速充電的同時又能保障充電高度安全的完美解決方案?
格力鈦:創新技術完美解決極端環境“充電慢+安全性能低”兩大難題
在寒冷環境下,相比傳統鋰電池,格力鈦電池“高安全、耐寬溫、大倍率、快充放”技術完美解決了上述難題。格力鈦電池為穩定的尖晶石結構,具有三維的鋰離子擴散通道,表面不形成固液界面鈍化膜,在零下五十度的超低溫面前,各項性能還可以保持常溫時的狀態。因此搭載格力鈦電池的車輛幾乎無需保養及維護,十分適合在冰雪等惡劣條件下運行。
穩定的結構也為新能源車帶來極高的安全保障。被稱為“零應變材料”的格力鈦電池材料對鋰金屬電位更高,避免了電池在過充過程中生成導致短路或出現使負極惡化的鋰枝晶,安全穩定性更好。因此搭載格力鈦電池在零下50℃到零上60℃均可正常充放電,冬季充電時無需配備“動力電池加熱系統”,從根源上解決電池著火問題。
據實驗數據顯示,面對針刺、電鉆、切割等破壞性壓力實驗時,格力鈦電池均不會發生起火、爆炸等現象。數據顯示,投放在市場的裝載格力鈦電池的車輛或儲能項目中,因電池誘發的安全事故為零。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評價格力鈦:“儲能產業健康發展始終要把電池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格力鈦電池是目前鋰電池領域安全性能最好的電池之一。”

同時,格力鈦電池還兼備卓越的高功率性能。據格力鈦介紹,格力鈦電池充放電倍率高達10C,可瞬間提供大倍率的功率輸入輸出,在8—15分鐘內快速充滿電,完美解決儲能電池“充電慢”、“低溫耗電快”等難題。
調查顯示,搭載格力鈦電池的公交車,充電前車輛的剩余電量為33%,充電三分多鐘電量就上升到60%以上,僅僅8分鐘這輛公交車的電量就充滿了99%的電,搭載格力鈦電池成為新能源公交出行首選。
然而,格力鈦電池不僅有“耐寬溫、快充放、高安全”這三個優點。“長壽命”也是傳統鋰電池所不具備的優勢。普通的磷酸鐵鋰電池生命周期充電次數僅有3000次,鉛酸電池更是僅有600次左右,而格力鈦電池深度循環壽命超過30000次,相當于磷酸鐵鋰電池10倍,整個電池的生命周期幾乎完全不需要維護。
國內、國際市場兩開花
格力鈦依靠具有安全、耐低溫、充電快、壽命長等眾多優勢的鈦酸鋰電池,已經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應用。截至目前,格力鈦儲能系統已在青海、西藏、云南等地區投入使用,事實證明,在高海拔、無市電接入、多陰雨天氣的偏遠地區,仍可穩定高效運行。
2021年11月底,格力鈦官方正式宣布,已經將格力鈦電池耐低溫、壽命長等特性應用到了通訊基站中,這些基站大多建在四川涼山州、甘孜州、阿壩州等位處偏僻、高寒、高海拔的地區。一般來說,此前這類基站國內只有華為等通信巨頭能做到,如今格力鈦也成為此類技術的擁有者。
國際市場方面,格力鈦電池先后進入丹麥、瑞士、捷克、芬蘭等全球各國,應用于移動儲能設,助力、AGV智能裝備制造、軌道交通設備、自動化港口碼頭等多個領域,助力歐洲乃至全球智能裝備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
獲選工信部“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12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聯合公布《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及通過復核的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名單》,格力鈦新能源研發生產的鈦酸鋰電池憑借高安全、快充放、大倍率、耐寬溫、長壽命等優良特性,被評選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據了解,制造業單項冠軍,是指長期專注于制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名的企業產品。自融入格力以來,格力鈦綜合實力再提檔。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儲能系統是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支撐之一,儲能產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在碳中和背景下,格力鈦在儲能領域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將與格力“零碳源”等多維技術實現有機結合,加強上市公司新能源生態體系,進行產業鏈多元化拓展。在“雙碳”賽道上,格力鈦將成為具有“新能源+儲能創新”特色標簽的領跑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