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珠海市人民政府承辦的《揚帆遠航大灣區——2022新年音樂會》隆重播出,格力鈦新能源“樂游巴士”作為全媒體流動舞臺,以灣區創新成果新載體,向全球展示大灣區制造創新發展的技術成果。

這是繼2018年港珠澳大橋開通當天,格力鈦新能源雙層巴士首次擔當央視直播車后,再次成為央視音樂會流動舞臺,見證大灣區的高速發展。

這不是近一年來格力鈦第一次擔當重要角色。
在第19屆亞運會來臨之前,格力鈦新能源14米機場擺渡車成為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指定檢測機構認證的民用機場專用車輛,正式獲得機場車輛準入資格入駐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為旅客提供擺渡接送服務。

雄安新區新開通高鐵接駁專線上的首批公交、推進白洋淀景區生態環境治理的接駁車,格力鈦新能源仿古鐺鐺車、臉譜公路車等駛入雄安新區。

從雄安新區的臉譜公交車,到央媒級流動平臺,格力鈦新能源車為何能成為如此重要的載體,作為都市甚至國家級形象代表出現在重大場合?
創新產品標桿,引領新能源技術革命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已成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共識。而電池技術作為新能源汽車性能升級、儲能行業跨越發展的關鍵,是能源革命和轉型發展的生命線。
格力鈦新能源巴士搭載的格力鈦電池,正是新能源電池技術創新型代表。具備高安全、快充放、大倍率、耐寬溫、長壽命等優良特性的格力鈦電池,可使用于新能源汽車、工程機械、應急移動儲能、儲能系統等各大應用領域,為中國新型儲能持續提供綠色解決方案。
高安全方面,格力鈦電池突破了石墨作為負極的固有局限性,在充放電過程中,幾乎不形成穩定性較差的SEI膜,在不同溫度、環境下分別進行切割、針刺、過充放、跌落、加熱、擠壓等測試,格力鈦電池均未發生漏液、爆炸等現象,極大降低電池本身起火爆炸的隱患。
快充放及大倍率方面,格力鈦電池充放電倍率高達10C,可瞬間提供大倍率的功率輸入輸出,搭載格力鈦電池的新能源車在8—15分鐘內快速充滿電。
耐寬溫方面,格力鈦電池在零下50℃到零上60℃均可正常充放電,在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格力鈦電池可穩定應用于高海拔、超低溫地區。
長壽命方面,格力鈦電池循環壽命超3萬次,相當于是磷酸鋰鐵電池壽命的10倍,正常情況下格力鈦電池的壽命可達30年。
2021年7月,格力鈦“高安全大倍率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經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對促進儲能領域的安全穩定發展有著顯著作用,具有重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2021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聯合公布《第六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及通過復核的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名單》,格力鈦電池憑借高安全、快充放、大倍率、耐寬溫、長壽命等優良特性,被評選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深度布局新能源產業,助力全球“雙碳”建設
格力鈦不僅僅滿足于新能源車這一應用領域,公司通過以格力鈦電池核心技術為中心的能源產業進行深度布局,不斷探索各大應用領域儲能產品,助力我國乃至全球構建安全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
2021年,格力鈦儲能系統先后落地廣東橫琴新區熱電廠、內蒙古烏拉特電廠等,提高發電側調頻能力;落地西藏浪卡子光伏發電站等,為高海拔地區提高清潔能源保障;格力鈦通訊基站儲能系統落地四川涼山州、甘孜州、阿壩州等高海拔地區,為通信基站安全工作和通訊暢通提供有力保障;各地頻頻“拉閘限電”,格力鈦儲能系統應用珠海藥廠等高精尖企業,提供削峰填谷電力儲能方案,助力城市供電系統平穩運行。
憑借行業領先的優異性能,格力鈦電池先后進入丹麥、瑞士、捷克、芬蘭等全球各大城市,應用于移動儲能設備、AGV智能裝備制造企業、軌道交通設備、自動化港口碼頭等多個領域,為全球“碳達峰”、“碳中和”貢獻中國力量。
綜上所述,作為社會責任型企業,格力鈦完美詮釋了何為能源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而搭載格力鈦電池的格力鈦新能源車同樣是“安全、穩定、低碳、綠色”的出行象征,因此在大灣區央視音樂會、珠港澳大橋開通日等重要場合,格力鈦新能源車能作為國家級公共交通代表出境。格力鈦已不僅僅是新能源+儲能領域“專精特新”企業代表,更是推動國家新能源體系建設的創新型標桿。
返回頂部